如何正確判斷服務器的性能指標?
發布時間:2019-12-10瀏覽次數:
如何正確判斷服務器性能的標準:
1、測試是否穩定
服務器品牌哪個好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用戶,最主要的還是其高穩定的性能。因此,我們可以看是否提供免費試用或者退款服務,如果有,則在試用的過程中測試其備份、獨享、寬帶以及其特征方面來判斷優劣。
2、硬盤測試
服務器的硬盤方面,服務器可以實現數據的打散存儲,真正的實現云存儲,犧牲部分寫入速度換取更高級的數據安全保護。目前國內很多服務器,數據仍然是存儲在物理硬盤上,選擇服務器時需進行甄別。

3、檢查硬件配置
就硬件配置來說,我們通常從四個方面進行查看:CPU、內存、硬盤和帶寬。CPU越高越好,內存越大越好,硬盤越大越好,帶寬越高越好。前兩項決定著服務器性能,硬盤決定其存儲量,而帶寬則決定其訪問速度。
4、帶寬
帶寬數據傳輸限制,指的是可以并發到您的服務器的數據量。服務器帶寬價格較高,通常提供5Mbps、10Mbps 國際帶寬。像并發視頻流、游戲和大數據處理等工作任務都需要高帶寬。
5、服務器的可用性
服務器的高可用性(HA)可能指網絡和電源可用性,這反映在托管服務提供商的維護正常運行時間的實際記錄以及其SLA(服務級別協議)中,以保證一定的正常運行時間。HA還可以通過以系統中單獨的主動地添加RAID配置引入冗余來實現可用性保障,在發生隔離故障的情況下進行故障轉移。
6、考察安全措施
都說服務器的安全性能好,從服務商的安全防護服務與售后技術支持是否完善,可以看出公司的實力。很多公司引入云防護服務,進一步提升網站的防護能力等等,都是能夠看出其在安全方面的重視程度,這樣的公司才是我們首要選擇的。

常用的性能指標:
1.吞吐量。固定時間間隔內的處理完畢事務個數。通常是1秒內處理完畢的請求個數,單位:事務/秒(tps)。
2平均吞吐量。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平均值。無法體現吞吐量的瞬間變化。
3.峰值吞吐量。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大值。是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重要指標之一。
4.最低吞吐量。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小值。如果最小值接近0,說明系統有“卡”的現象。
5.70%的吞吐量集中區間。通過統計15%和85%的吞吐量邊界值,計算出70%的吞吐量集中區間。區間越集中,吞吐量越穩定。
6.響應時間。一次事務的處理時間。通常指從一個請求發出,到服務器廠商進行處理后返回,再到接收完畢應答數據的時間間隔,單位:毫秒。
7.平均響應時間。 一段時間內響應時間的平均值。無法體現響應時間的波動情況。
8.中間響應時間。一段時間內響應時間的中間值,50%響應時間,有一半的服務器排名的響應時間低于該值而另一半高于該值。
9.90%響應時間。一段時間內90%的事務響應時間比此數值要小。反應總體響應速度,和高于該值的10%超時率。是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重要指標之一。
10.最小響應時間。響應時間的最小值。反映服務最快處理能力。
11.最大響應時間。響應時間的最大值。反映服務器最慢處理能力。
12.CPU占用率。1-CPU空閑率,表示CPU被使用情況,反映了系統資源利用情況。
下一篇:服務器機房中的重要系統是什么?
上一篇:使用云服務器的好處